在这个夹带着疫情的凛冽寒冬,他们挺身而出,一次次的应急响应、一回回的暖心行动、一个个的感人瞬间,他们立足本职岗位,守一份责任,保一方稳定,送一份温暖,发扬“越是危难时刻、越显责任担当”的精神,他们在这场防疫大考中与东农师生风雨同舟,保障着校园的平稳运转,他们是默默的东农后勤“维修人”。

反复出现的疫情、恶劣的作业条件,给作为学校基础保障的后勤相关科室工作增加了很多新的困难。为了最大程度守护在校师生,维修工人们与师生错峰出行,白天保电、保暖、支护围栏,做基础的运行和巡查工作,找准风险隐患,做好相应记录;夜晚,师生入睡后,工人们才真正开始更为繁重的工作,根据白天做好的记录,开始各项维修、抢修及改造工作。每个困意未消的清晨,也许你在深睡,但他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;每个夜阑更深的夜晚,也许你还在回味世界杯带来的激情,他们还在夜以继日地奋战在维修现场;在努力做到最大程度降低对师生影响的前提下,保障校园水电暖的运行。

10月27日,综合楼配电室及家属区配电室停电,电气保障科闻讯而动,组织技术人员对电缆、配电柜等进行耐压性试验和电缆电器绝缘试验,在检测14个配电柜、25条电缆后终于查明停电原因,经过连续36小时的昼夜抢修,终于正常送电。

11月16日,供暖监测系统报警,学校供热系统失水达200余吨,且有愈发严重的趋势,如不及时控制,将导致整个学校供热系统气堵,轻则校区供热质量得不到保障,重则供热系统设备损坏,设施发生冻害,出现校区长时间停热的局面。水暖运行科迅速反应,有条不紊的开展摸查巡线、应急抢险准备等工作。通过6个小时的地沟、井室排查分析后,终于将事故锁定在同位素楼下一段不易被发觉的直埋管段。那一夜,水暖运行科的同志们在室外零下十几度的作业环境下,不顾基坑内热水浸透了棉衣,淤泥填满了棉鞋,寒风灌透了胸腔,以最快的速度遏制和处置了该处事故,保障了学校供暖系统的平稳运行。

土木维修科入冬以来,为全校教学区办公楼安装棉门帘194片,防滑地毯近千平方米,及时有效地守护“入口屏障”。同时严密巡检各处防疫围栏,找到薄弱点和死角,重新加装新围栏数百米,降低了外来人员入校带来的疫情防控风险。
为防止疫情进入教学区,驻校以来,每一个“维修人”都坚守岗位,没有人和他们串班休息,没有可能让他们放假回家。他们是“不称职”的丈夫、父亲和子女,因为他们没有按照母亲的嘱托,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;没有履行与孩子的承诺,准时出现在他们身旁;没有帮助妻子承担起家的责任。但他们是一群热血的汉子,一群不服输的战士。当你感受地沟内热气扑面,地沟外寒风刺骨;当你穿着带冰壳的衣服站在路边吃饭;当你忍耐一个个举家团圆的日子不舍昼夜坚守在抢修现场的时候,你终会明白一个“维修人”的责任与担当。
有一种感动,是“平凡”,有一种“奉献”,叫“赤诚”。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!为伟大的事业献身的人,永远不会被人们遗忘。“维修人”就是那群始终存在、始终站在人群背后,默默付出,只求师生安好的小人物。